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
2010-08-27 13:15:00   来源:教务处    点击:

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 ,为主动适应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原则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5年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专业现状

按教育部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口径归类,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现设有园艺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食品营养与检测、农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物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硬件与外设、旅游管理、应用英语、国土资源管理、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14个专业,其中园艺技术专业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院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所有专业名称均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要求,专业名称与专业目标、专业内涵一致,基本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学院始终坚持专业设置必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及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

二、指导思想

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为先导,主动适应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学校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社会有效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分层次、分类别的开展专业建设,使专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三、建设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建设,注重质量与特色建设,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以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专业布局,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3、坚持全面建设与重点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重点与一般、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立足重点专业,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开拓新兴、交叉专业,突出学校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

四、建设目标

我院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巩固原有专业优势,不断调整和并优化专业结构,逐步构建具有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征和学校特色的、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体系。选择一批专业基础较好,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争取到2015年,建成45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3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2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使重点建设专业成为在同类院校中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并在全院形成示范作用。

五、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

1、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学校按照《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大类(或二级专业类)设置相关专业并组织招生,改革课程结构体系。

2、重点支持、优先发展涉农专业,针对性地加大投入,充实和改善办学条件,适度扩大招生规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建立良性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大力扶持人才需求量大、办学条件好、就业形势好的专业,适度扩大招生规模,而对于社会需求量小、招生困难、就业情况不好的专业,则适当压缩招生规模,或实行隔年招生。对于办学条件差、招生和就业困难的专业,则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听证会的方式加以论证,决定进行专业改造或撤销。

六、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一)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高等特点。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每年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研究制定新专业培养计划和老专业的调整方案。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贯穿于始终。

各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计划,并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办法和具体措施。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建设课程体系。首先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然后围绕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再根据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要求设置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适当压缩公共必修课的比例,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中心地位,增加选修课比例,并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要按照突出先进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始终贯穿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扩大选修课程和增强适应能力的原则,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对于基础课应加强逻辑思辨能力,内容选择强调知识与理论应用的强度与精度,重在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内容选择应与职业资格考证需求结合起来,以“够用为尺度”,加强职业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或操作实务的能力的训练。

将精品课程建设与重点专业建设结合衔接。通过一定的建设周期,优化一批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的课程,将它们分别建设成为院、省和国家精品课程。原则上每个较为成熟的专业应有12门课程建设成为院级级精品课程,公共课程都应按照院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

(三)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1、各系部、各专业均要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全面规划,避免各专业之间重复建设,提高设备和场地的利用率。优先投入受益面大的公共实训实习基地项目。

3、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训、实习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充分利用现代高技术手段,建立模拟仿真实训室,使学生在模拟的岗位环境中,完成实训教学要求。鼓励师生自行设计、安装、调试实训教学设备,增加全天候"开放式"实训室。

4、依托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各专业必须将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建立起高职毕业生“双证书”培养制度,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四)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学院“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针对学院目前的实际情况,将继续实行“外引内培”双结合方针,不断优化师资结构;至2015年,使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8%,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5%以上。

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于没有相关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尽可能多安排他们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习,丰富、提高他们的实践知识和能力。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要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争取2015年“双师型”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达到65%

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尤其要重视中青年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制定专业带头人的任职条件、岗位职责、考核等办法,每个专业必须配备1名专业带头人;每个专业至少培养1名以上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五)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学院将逐年增加配套科研经费,在此基础上争取有一批高质量的省、院级科研及教改项目立项研究。科研促进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产生科研成果。利用科研单位的仪器设备、实验装置进行现场教学;利用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能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各专业在现有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重点选择条件较好,实力较强的企业建立产学合作基地,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

(六)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学院采取“选”与“编”并举,避免采用“本科压缩型”教材,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的高职高专教材,以及能够反映先进技术发展水平,特色鲜明,并能够满足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教材,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面要在85%以上。各系部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情况积极编写高职特色教材及实践指导书,同时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引入与开发。

七、建设措施

(一)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及对专业建设的投入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重点专业建设的规划、立项、评审、学年检查及验收工作。同时负责省、国家级重点专业的推荐与管理。其日常工作机构设在教务处。各系部成立重点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实行专业负责人负责制,负责本部门重点专业建设的规划、申报、建设方案的制定、建设任务的分解与落实、审核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各系部重点专业建设工作小组成员由专业教研室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等组成,具体组织实施重点专业建设事宜。凡列入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学校将给予专项建设经费。

(二)加强专业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

加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制订、修订及实施管理,严格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运行规范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和定位,面向市场,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方案,完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三)建立专业建设的评估与检查制度

加强专业建设的规范管理。根据《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制度》中的专业与课程建设的管理规定,定期检查各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以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OO年八月二十六日

上一篇: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专业建设总结
下一篇:关于修订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通信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红旗东街46号
邮政编码:044000
招生电话:0359-2084503      
部门电话:0359-2084752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2018    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系   内容管理     晋ICP备09004356号-1     晋公网安备 14080202000110号